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人才吸引與留任

為精實人事制度,推動多元適性之聘任、升等、評鑑及獎勵輔導措施。精進教師員額管控制度、管控公務人員與校聘人員之合理比例、建立完善之人事制度及規章,據以聘任優良之師資及有服務熱誠之行政人員。人才之招募無性別、種族、年齡、政治傾向、婚姻與家庭狀況等之差別待遇,使員工組成加更多元化。依2023年10月校庫資料統計,本校專任教師計218人,其中男性佔58.26%,女性41.74%,且有逐年差距縮小之趨勢。

2021至2023年專任教師的性別與年齡分布呈現以下趨勢:
  • 性別分布:男性教師比例約58%,女性比例約42%。在不同職級中,教授職位男性比例較高,約69%,副教授女性比例略多,約54%;助理教授職位中,性別比例接近,女性略佔優勢(2023年為54%)。講師和其他教師職位則男性占比較高。
  • 年齡分布:30歲以下的教師比例極低,僅占約1%。31至51歲教師的比例逐年下降,從39%降至31%,顯示中年教師比例逐年減少。52歲以上的教師比例逐年增加,從61%增至約68%,顯示資深教師的比例不斷上升。
2021至2023年兼任教師的性別與年齡分布:
  • 性別分布:男性教師佔優勢,比例約56%-56.3%,女性教師比例則穩定約44%-47%。各職級中,教授職位男性比例最高(75%-84.6%),講師及其他教師職位中,男女比例較為均衡。
  • 年齡分布:30歲以下教師比例較低,從1.9%降至1.5%。31至51歲教師的比例逐年下降,從58.6%降至52.8%。52歲以上的教師比例則逐年上升,從39.5%增至45.7%。
2021至2023年職員性別與年齡分布:
  • 性別分布:女性職員比例逐年略有增長,從2021年的60.7%增加至2023年的71.2%。男性職員數量逐年減少,2021年有56人,2023年降至45人。
  • 年齡分布:30歲以下的職員比例較低,持平約1%-2%;31至51歲職員占大多數,約59%;52歲以上職員比例穩定於39%-40%。
2021至2023年度新進及離職教師的性別及年齡分布:
  • 性別分布:三年新進教師共12人,男女比例均衡,男性、女性皆為6人;三年離職教師共20人,男性教師略多,共11人,女性則為9人。
  • 年齡分布:新進教師多為31至51歲的中年教師,三年共9人,30歲以下新進教師比例較低,52歲以上則無。離職教師則以52歲以上為主,三年共17人,顯示年長教師的流動性較高。
2021至2023年度新進及離職職員的性別及年齡分布:
  • 性別分布:三年新進職員共20人,以女性居多,三年共有16人;三年離職職員共29人,男女比例均衡,分別為14及15人。
  • 年齡分布:新進職員主要集中在31至51歲年齡層,三年共15人;離職職員則以52歲以上為主,三年共17人。

專任教師性別年齡分布、兼任教師性別分布統計表.png
人事統計表格1.png
人事統計表格2.png


育嬰假

凡本校教職員為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得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教育人員留職停薪辦法〉、〈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等,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本校均應同意,不得拒絕,以配合國家提高生育率之政策。本校教職員如有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須留職停薪之需求,得填寫申請書並檢附子女出生證明或戶口名簿,提出申請。


2021至2023年育嬰留停員工統計:女性員工使用育嬰留停人數高於男性,每年男性為3人,女性為7至12人。所有員工休完育嬰留停後均復職,且復職12個月內仍在職,復職及留任比例皆為100%。

教職員薪酬與權利

本校教職員工含編制內教師、公務人員、助教、稀少性科技人員、技工友及編制外校務基金進用之校聘人員及專任助理等,本校持續遵照現行各類人員待遇標準規定支給報酬,包含教師待遇條例、公務人員俸給法、全國軍公教待遇支給要點、聘用約僱人員酬金薪點折合率及勞工基本工資等,皆依政府規定核給薪資待遇,教育人員依據其職級,公務人員依據其官職等,勞基法人員依其職稱薪級。教職員薪酬不因性別而有薪資報酬之差別待遇,薪酬以每月薪資年度總合、年終考績及年終獎金加總為計算範疇。

另有關退休給與部分,分別依據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教人員保險法、勞工退休金條例,勞工保險條例等相關政府規定,核發退休金。
  • 目前本校職員最低薪資與臺灣最低薪資比為:1:1
  • 最高個人年度總薪酬與其他員工年度總薪酬之中位數比率為:1.68
  • 最高個人年度薪酬增加之百分比與其他員工平均年度總薪酬增加百分比之中位數比率為:1.05


工作平權相關政策

  1. 於職缺徵才時,秉持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依法定流程進行聘任,公告徵才內容無因宗教、性別、年齡之考量而有差別待遇。
  2. 本校教職員工薪酬制度不分性別、宗教、年齡,皆依相關規定及支給待遇表公平敘薪。
  3. 本校教職員工享有平等的薪資晉級制度、陞遷管道、教育訓練機會等就業安全保障的平等待遇。透過工作平權,致力於消除性別歧視,確保每個人都能在工作場所中受到公平對待,並能兼顧工作與家庭,進而吸引和保留優秀的人才。
  4. 本校公務人員之陞遷及進用,依功績原則,兼顧內陞與外補,以拔擢及培育人才;進用校聘人員時,注意其公平性、正當性,及擬任人員所具資格條件與擬任職務間之適當性。
  5. 本校教職員工享有之各項權益或福利無差異性平等給予。
  6. 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及職員甄審暨考績委員會委員之推選,其性別比例均符合相關規定。


教師生涯發展支持系統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創新教學,本校具有多元支持系統並擬定相關法規,以提升教師自我專業成長。

教師生涯發展支持系統透過三大領域提升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支持,包括教學獎勳、創新獎勳及社群補助;學術支持,如學術研究獎勳與計畫補助;生涯發展,涵蓋教授休假研究及出國講學進修等,協助教師在教學與學術方面持續成長。


職員培育

每年行政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分別為通識職能、專業職能、職涯發展、員工協助方案、個資訓練及校園健康促進等面向,以及政策、法定及民主治理價值等相關課程,且基於專業分工運作制度,其教育訓練採行多元學習模式辦理。校內教育訓練除人事室每年辦理之專業課程外,悉由各單位本於權責自主辦理,且所屬員工除可參與各類型實體課程學習之外,亦可自主參加線上數位課程進行學習,公務人員( 含稀少性科技人員) 每年業務相關學習時數20小時,其中10小時為當前政府重大政策、法定訓練及民主治理價值等課程,爰職員培育所統計之員工為公務人員(含稀少性科技人員)、校聘人員,不含軍訓教官、助教及技工友。

2021至2023年,本校職員教育訓練女性參訓人數高於男性,女性約45人,男性則約為17人。2021年辦理26堂課程,2022年增至52堂課,2023年為34堂。


勞資會議簡介

本校依勞基法規定,於每季舉辦勞資會議。設立資方與勞方代表各5人,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及提高工作效率。會議基本精神 在於鼓勵勞資間自願性的協商與合作,藉以增進校內勞資雙方的溝通,減少對立衝突,使雙方凝聚共識,進而匯集眾人之智慧與潛能,為共同執行決議而努力。


教職員申訴

本校訂有相關規定,教師與職工皆可透過申訴管道保障自身權益。教師若對校方處置措施不服,可向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起申訴,對教育部處置措施不服,則可向教育部申訴,申訴需於措施通知後30日內提出。職工則可對校方管理措施提出申訴,並應於接獲通知後30日內向職工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近三年內,兩者申訴件數均為1。
申訴管道說明.png

社群分享 /

圖示:facebook 圖示:line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