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學術研究

本校教師執行計畫每年穩定維持約300件,總金額約2.2至3.2億,平均每年每位教師執行案件約1.22至1.30件,平均金額為93.08萬至125.67萬元。近三年,教師共發表論文等約530篇、研討會論文約510篇、專書51本、展演活動225場,獲學術、創作、競賽、展演等獎項榮譽達51人次。
為了鼓勵老師積極從事研究,除了獎勵已提撥管理費之計畫主持人外,對於教師申請國科會或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未通過者,亦透過初審及複審之機制,每件計畫最高補助10萬元,2020-2023年共補助55件,獲補助之計畫再獲得計畫之件數共12件。
2023年研究計畫約322件,與永續高度相關研究為300件,佔95%,各學院及行政單位計畫符應SDGs之件數列表如下。
2023年永續高度相關研究統計.png
2023年SDGs研究統計.png
2021-2023年學術發表總篇數.png
研究案例分享

南大首創研發AI 臺語生成圖片機器人
本校資工系李健興教授帶領團隊長期推動中小學生人機共學的學習體驗,與多家廠商共同研發量子計算智慧QCI學習工具,並在多項國際會議中舉辦工作坊,分享學習體驗及場域驗證,未來規劃將研發成果推廣至更多國家。李健興教授更於2022年榮獲IEEE大學前教育功勳成就獎,2023年與合作廠商成功研發全臺首創南大女媧生成式AI臺語聊天機器人,並榮獲國科會產學計畫成果發表暨績效考評會海報組優良獎,在此領域的成果備受高度肯定。此外,李健興老師與團隊花費15年時間,研發出「以腦波操控無人機」與「藉由機器人協助英文學習」等AI科技教材,2022年獲得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肯定,頒給「大學前教育功勳成就獎」。
研究案例1-AI臺語生成圖片機器人2.jpeg

「AI GOOD 實戰場域人才選拔競賽」榮獲「技術突破獎」
本校資工系李建樹教授為增進中小學師生以及社會人士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了解,並發展產業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技術設立人工智慧中心,協助教育部開發相關課程與教材、提供教學輔導與諮詢,並且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李建樹教授的研究團隊更在2023年的「AI GOOD 實戰場域人才選拔競賽」中獲得「技術突破獎」特優的殊榮。
團隊參賽項目為「透過固定式攝影機影像預警海中沙塵暴」,該項目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家海洋研究院、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共同出題,利用AI技術分析海中沙塵暴的發生時機,並建立預警模型,保障潛水者的安全並協助珊瑚礁生態保育。南大IVC實驗室透過創新的暗通道先驗技術,成功提升AI模型辨識沙塵暴的效能,並能預測未來24小時是否發生沙塵暴,這對潛水者來說具有降低潛水風險的重大實用價值。
研究案例2-AI GOOD實戰場域人才選拔競賽獲獎1.jpg

開發個別適性化特教輔具並擴展全國
本校特殊教育學系林千玉教授長期投入特教輔具研發,以「每個孩子都應有機會學習」為出發點,為特殊需求學童開發個別化、適性化輔助科技裝置輔具,希望經由輔具研發與推廣,讓特教老師、家長、醫療人員能自己製造出簡易、高CP值與具個別化的輔具,為特殊學生創造學習機會,並將成果推廣至國內外500個機構,超過1,500位特教學童無償使用,成效卓著,並於2022年榮獲遠見雜誌舉辦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福祉共生組楷模獎」;「AxcellenT輔科舞告賀」網站並將輔具開發過程以影片形式公開分享,提升互動裝置的實際應用與推廣價值,同時著重符合特殊需求學生的個別需求,增強學習與應用動機,彌平資源落差。
研究案例3-開發個別適性化特教輔具1.jpg

跨國合作研究,正名「詹姆斯深水虱」
本校生物科技學系黃銘志副教授為解開南海產超巨型深水虱物種問題,與澳洲北領地博物館暨美術館及昆士蘭博物館合作,成功解出泡在酒精 中長達39年的「肯斯利深水虱模式標本」和三隻新鮮標本組織之COI基因序列,DNA數據除登錄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數據庫中外,研究結果獲刊登於國際SCI期刊生物多樣性數據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黃副教授進行鑑定後發現,被Lowry定為相同物種的澳洲東岸產與南海產超巨型深水虱,雖然外型極為相似,然而基因結構卻有很大的相異性。打破Lowry自2006年以來認為澳東和南海產深水虱同為肯斯利深水虱的觀點,確認肯斯利深水虱只產於澳洲東部海域,南海產深水虱應為詹姆斯深水虱。
研究案例4-生科系跨國合作研究.jpg

在地深耕,推動臺南學研究
本校人文學院致力 將「在地文化」之特色發展為「臺南學」,並以「臺南學概論」為人文學院核心課程,以「做中學」概念,帶領學生「走讀」臺南,自「教室」走向「田野」,拍攝多達57部之紀錄片,以開拓學生學習視野。此外,於2017年成立「臺南學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臺南在地文化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跨校合作推動文史與數位影音實務議題研究:產出41部「臺南文資影像紀錄片」、出版4 本專書,將臺南在地文化資產永續傳承。另辦理「臺南文資影像紀錄」、「臺南市傳統工藝文化資產影像紀錄實務」,校外民俗文化資產現場觀察、導覽解說與影像紀錄相關活動,協助在地保留珍貴文化資產。
研究案例5-臺南學研究.png

能源永續之低階能源開發與利用
本校材料科學系林大偉老師團隊主持多年期國科會國家能源計畫地熱主軸計畫及一般型計畫,成功開發CO2在增強型地熱系統取熱之技術,並應用於宜蘭平原深層地熱探勘鑽井及地熱系統── EGS儲集層現地取熱評估系統之開發研究。學理上建立孔隙熱- 水- 力模型結合裂隙網絡,以進行地熱井取熱之操作參數最佳化研究,與地熱發電系統熱電轉換與發電設備之設置標準。
該團隊亦專注於能源薄膜之開發,獲有首件「可撓性表面聲波元件」專利及「壓電微發電機」專利,繼而發展鐵酸鉍壓電薄膜製程,並獲得「水下井下壓力感測薄膜及其製備方法」專利。
熱電元件研究亦為永續重點,以開發高效回收馬達與軸風機熱能為研究方針,2019年與郡泰電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高效能油霧回收機,其研究成果榮獲國科會2020產學成果優良獎,並獲得發明專利「熱機用之可移動式熱電晶片裝置」(2023);後持續於2022、2023年獲國科會補助產學案,合作開發結合熱電發電機之油霧回收系統節能提升技術,並將可撓式熱電薄膜整合為陣列式熱電薄膜發電機。
研究案例6-清水地熱相似產能測試模型.jpg

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技術獲多項專利
循環經濟與綠能科技為政府「5+2」產業創新政策,能、資源再利用可使其生命週期延長或不斷循環,高值化再生資源,極具商業發展潛力。太陽能電池中心主任傅耀賢特聘教授帶領研究生鑽研太陽能板回收技術。師生設計太陽能電池的回收流程,從太陽能電池模組的自動化回收、自動回收系統、自動分離、回收刨除設備及刨除回收方法、層壓方法、拆解方法均做詳細的研究與專利佈局。努力提供太陽光電板無污染且完全回收的設備與技術服務,解決太陽能光電板終端處理問題,以循環經濟加速太陽光電的能源轉型。目前師生在臺灣共有10個專利,美國、日本與歐盟專利正在申請中。
研究案例7-太陽能板回收.png

社群分享 /

圖示:facebook 圖示:line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