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柳營濕地 生態深耕

研究團隊進行尖山埤春季生態調查,協助建立長期觀察資料庫

2025-05-15
8.jpg
活動名稱:尖山埤春季生態調查
活動地點:尖山埤渡假村
活動日期:3/29~3/30、5/3~5/4
調查人員:范智凱、蔡立宸、謝承哲、鍾心慈、蘇玶篁

活動概述:

高教深耕計畫旗下子計畫B-5「柳營濕地‧生態深耕計畫」結合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致力打造具教育價值與永續影響力的實踐平台,並與尖山埤水庫環境學習中心及新山國小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在地生態保育與教育發展。

研究團隊於2025年3月29日至30日、5月3日至4日,分別在尖山埤水庫進行兩次春季生態調查,涵蓋森林、環湖地帶等多樣棲地。調查旨在掌握區域內優勢物種的組成與生態特性,進一步釐清淺山地區的生態結構與物種分布情形。調查期間記錄到多種具指標性與保育價值的物種,以下是特色物種的發現與介紹。

1.小心留步!——小雨蛙大爆發
走進尖山埤水庫的光臘樹林帶,一片厚厚的枯枝落葉層下竟藏有驚喜。就在這片貌不起眼的林地中,我們發現了數百隻活躍的小雨蛙
Microhyla fissipes!這樣驚人的數量,似乎與腳下那鬆軟又濕潤的落葉堆積脫不了關係。
春季雖然整體偏乾,但該區域擁有全區最厚實的枯枝落葉層,能有效保留濕氣,成為小雨蛙理想的庇護環境。過去研究指出,這樣的落葉層不僅為兩棲類提供藏身之所
Lieberman, 1986,也因其優異的保濕特性,有助於牠們維持體表濕潤、順利活動。更妙的是,這些落葉層還是眾多節肢動物的天堂Lieberman & Dock, 1982,讓小雨蛙可以大快朵頤一番。
因此,我們推測,這片落葉厚、濕氣足、食物豐富的環境,就是吸引小雨蛙大量聚集的關鍵。也再次提醒我們,森林中這些看似普通的落葉,其實正是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臣。

2.國慶鳥——灰面鵟鷹現蹤
在尖山埤水庫的藍天之下,一道優雅的身影劃過雲層——是牠,灰面鵟鷹來了!這位來自西伯利亞和東北亞的過境旅客,每年十月都準時現身台灣,因此也有「國慶鳥」之稱。灰面鵟鷹
Butastur indicus,屬於鷹科(Accipitridae)鵟鷹屬(Butastur),習慣在低海拔山林和溪谷邊緣活動。春秋兩季,牠們從遙遠的繁殖地展開驚人的長途旅行,南來北返都會「順路」停留台灣,成為賞鳥人眼中最值得期待的過境鳥之一。
灰面鵟鷹的出現不僅為這片濕地增添驚喜,也見證了這裡日益豐富的生態樣貌。或許,下次你抬頭望天,也會幸運地捕捉到牠展翅高飛的英姿。

3.森林隱者——黃嘴角鴞與領角鴞
當白晝悄然退場、林間萬籟俱寂時,一對敏銳的雙眼悄然啟動——是黃嘴角鴞
(Otus spilocephalus)與領角鴞(Otus lettia)!牠們是尖山埤水庫夜間森林中的隱士,也是令人驚喜的調查亮點。
這兩種鴟鴞科
(Strigidae)角鴞屬Otus成員皆為臺灣的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屬留鳥。黃嘴角鴞體型略小,擁有黃色的虹膜與嘴喙,背部羽色較深褐,叫聲清晰且規律地「呼~呼~」響起;而領角鴞則體型較大,嘴喙呈鉛灰色,眼睛為暗紅色,顏盤灰濃,羽色整體較深沉,叫聲如同低語一聲「勿!」,在靜謐夜林中格外明顯。
黃嘴角鴞與領角鴞的現蹤,代表這片林地仍保有健康的生態網絡,足以支持頂級掠食者的棲息與繁殖,無疑是尖山埤水庫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除了上述三點之外,兩次春季調查亦記錄到白鼻心、龜殼花、史丹吉氏小雨蛙、多種長腳蜂、多種日行性蛾等具代表性的特色物種,顯示尖山埤具備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春季成果將與後續夏、秋、冬三季的調查資料整合分析,進一步識別優勢物種與生態關鍵特徵,並解析當地淺山環境的生態結構與物種分布樣態。這些科學基礎不僅有助於未來環境保育策略的擬定,也將成為尖山埤發展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的重要資源,強化其作為示範場域的教育價值與應用潛力。

名詞解釋:
小雨蛙
(Microhyla fissipes):屬於狹口蛙科(Microhylidae)姬蛙屬(Microhyla)。普遍分布於全臺灣平地及低海拔山區。雄蛙的單一外鳴囊鼓起來時幾乎和身體一樣大,因此叫聲也非常大聲。成蛙頭小腹大,身體呈三角形,背面具有塔狀花紋。

過境鳥:在遷徙季節中,僅於臺灣短暫停留、稍作休息與補給後便繼續飛往繁殖地或越冬地的候鳥。這些鳥類不在臺灣繁殖,也不在此過冬,而是「過路客」的角色。每年牠們穩定出現在某地的時段,稱為過境期,往往具有季節性規律,如每年春、秋兩季特定週期內出現。

留鳥:與每年定期遷徙的候鳥不同,終年生活在臺灣。

顏盤:鴟鴞科鳥類臉部一圈特殊的羽毛,排列得非常緊密,像是一張扁平的「貓臉面具」。具集音效果,有助於牠們發展出極為敏銳的立體聽覺。他們就是依靠這項本領,在漆黑的夜裡準確地偵測、定位並捕捉獵物。

參考資料:
臺灣蛙類與蝌蚪圖鑑,楊懿如、李鵬翔
臺灣野鳥圖鑑陸鳥篇,廖本興
Lieberman AND C. F. DOCK. 1982. Analysis of the leaf litter arthropod fauna of a lowland evergreen forest site (La Selva, Costa Rica). Rev. Biol. Trop. 30: 27-34.
Lieberman, 1986. Ecology of the leaf litter herpetofauna of a neotropical rain forest: La Selva, Costa Rica. Acta Zool. Mex. (ns) 15: 1-72.

社群分享 /

圖示:facebook 圖示:line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