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幼兒園美感教育的實踐與推廣,教育部自112學年度起推動「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由本校承辦「美感領航社群」,培育具備領導能力的美感教育實踐者。113學年度進一步依據教學現場需求,在全臺各地成立「美感自組社群」,鼓勵教師依據興趣與專長自主規劃課程與社群運作,持續拓展美感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113學年度美感自組社群成果分享會」7月5日於臺南大學啟明苑演藝廳登場,邀集全臺10組自組社群成員齊聚一堂,展現一年來的課程發展與教學實踐成果。現場交流熱絡,呈現美感教育多元而深刻的可能性。
今年度自組社群的課程主題涵蓋視覺藝術、戲劇扮演、餐桌美學、園藝與木工等面向,各社群由「美感領航人」召集,結合在地文化與多元藝術媒材,發展出兼具地方特色與教學實用性的課程設計。透過社群合作與專業增能,教師不僅深化自身專業知能,也將美感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引領幼兒在探索中培養美感素養。
臺北市立中正幼兒園園長蕭淑芬帶領的「和花一起玩」社群,致力於推動幼教老師將花卉植物融入課程及生活場域,為孩子創造力與美感的發展提供滋養。社群夥伴莊凡瑩教師分享,一次因慶生蛋糕延誤,臨時以「插花」取代的活動,意外引發孩子對花草創作的濃厚興趣。從此,師生一同展開五感探索與素材採集,持續進行插花與空間佈置創作,讓美感從日常中自然萌芽。
臺南市文元國小附設幼兒園園主任羅心玫所帶領的「美的熱線」社群,則聚焦「線條」主題,展開跨媒材美感探索。課程內容從繪本賞析到音樂律動、戲劇活動,再延伸到社區踏查,觀察生活中線條的多元樣貌。經過七次課程,夥伴們從初期對線條的陌生感,逐步透過實作與討論釐清策略,靈活結合交通與節慶等主題進行設計,展現將美感元素轉化為教學實踐的專業能力。
透過自組社群的運作機制,教師得以自主發展課程,並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儕進行深度交流與經驗分享,不僅有助於釐清美感教育理念,也為教學現場注入創新動能與溫暖支持。隨著114學年度自組社群即將展開,更多全臺教師將加入美感教育行列,共同打造更豐富、多元且具在地連結的幼兒園美感實踐場域。
南大美感教育扎根計畫將持續依教育部推動方向深化,擴大支持教師專業成長與社群協作,協助幼兒園全面建構富含美感素養的學習環境,讓美感教育持續從扎根走向開展,遍灑全臺幼教現場。